上周末,一份房地产业内的流传文件引起市场关注。
某一线开发新区PD区“JS中环发展带”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梳理“JS中环发展带”2024年新开工建设项目相关情况的补充通知》中提到“对2024年原计划新开工项目中非公益性质的商品房、商业、办公、研发、产业类项目暂缓实施,并将项目当前进展、项目必要性以及如暂缓开工可能造成的影响形成书面材料,于2024年1月1日12点前纸质盖章件和电子版反馈至指挥部办公室”。
我们重读一遍:
非公益性质的商品房、商业、办公、研发、产业类项目暂缓实施。
一石激起千层浪,若该消息属实,相当于变相减缓供给从而实质提升已经深陷一、二手房地产行情全面尴尬的局面,有助于扭转房地产当前供需失衡的现状。
跟上述消息相关的,还有市场上的另一则小作文,“CXX定调,全市不再审批新建商场、写字楼等商业类项目(已列入计划项目不影响),不再大拆大建;国有企业要加快两旧一村、零星旧改力度,原则上只做城市更新,尽快形成典型案例;对于HK路、PDLJZ、QT、HM、SJG60走廊、FX美谷、MXCHJ等部分区域空置率超过40%的情况,需拿出切实可行方案,务必确保上半年空置率低于20%。国有企业要加速转型,做好全市土地收储,发挥国有企业要带头引领作用,2024年全市上缴国资收益要实现5%的增长目标,确保社会经济稳定”。
我们重读一遍:
全市不再审批新建商场、写字楼等商业类项目。
看到这,相信众多嗷嗷待哺的房企们已经热泪盈眶了。
这才刚过一个周末,两条或将实质性改变房地产当前市场供需格局,撬动房地产作为国民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发动机的支点或将再现,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
星星之火。
全国房地产行情看一线,一线房地产行情看北上广深。在当下,一线城市以底价或超低溢价成交已成了常态,一线尚且如此,那些除了一线的其它们,难过的程度可想而知,毕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来看盘点一下一线的最新行情:
北京
1月4日:北京2024年首场土拍共出让4宗宅地,其中,丰台区3宗、房山区1宗,总出让面积约17.26万平方米,总开发规模约35.5万平方米,总起价112亿元,另外2宗地均为底价成交,总揽金122亿元,平均溢价率8.9%。
上海
1月10日,上海2023年第四批次第三轮2宗涉宅地出让,2宗地块位于松江区,总建筑面积34.85万平方米,总起始价58.7亿元。一宗触顶摇号成交,一宗底价成交,总揽金63.2亿元,溢价率9.33%。
如果说北京、上海只是寒了大家的心,那广州则是让大家惊掉了下巴。
广州
1月9日,广州迎来2024年首场土拍,共推出2宗住宅用地,分别位于白云区和天河区,总起始价约58.02亿元,最终均流拍。
12月26日,华侨城发布公告:旗下华侨城上海置地12月25日与金峰水泥就其日前挂牌的上海市静安区物业订立交易协议,交易价格24.3亿。
该顶奢酒店成功易主江苏一家民营企业,24.3亿的转让价格一举打破中国信达日前转让的天津丽兹卡尔顿酒店成交价,创下近年来超豪华酒店的最高成交纪录。但是华侨城能从中确认的出售收益,其实很少:
区区不到6000万。
光是出售事项需要缴纳的税费,就有三四个亿。
显然,这并不是一笔时机很好的买卖,奈何楼市行情低迷,住宅销售回款很慢:
远水难解近渴。
将手上自持的优质资产拿出来,打折降价,显然是为了尽快筹措现金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将手上自持的核心资产打折降价出售,并不是华侨城的专利,在之前——大央企中粮地产已经卖掉了在上海的三栋豪华住宅。
中粮地产拿出来的三栋住宅,当前小区中介挂牌价超过了29万/平米。而中粮打包出售的销售单价,大约8万/m²出头。
跟挂牌价相比,相当于打了骨折再打骨折。
这给了接盘侠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于是,其接盘后立马就拆开散售了——
定价从15万/m²到47万/m²,妥妥的买到立马挣到,算是捡了个大漏。
在处置资产的杀伐果断上,康哥原以为万达的老王已登顶——
没有想到,还是央企更强,崽卖爷田心不疼。而且,与一般变卖家底先从最差的资产再逐渐到优质资产的顺序不同的是,这一次,直接从最优质的资产下手了。
不得不说,这届央企为了保命是真的拼。
俗话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于当下众多嗷嗷叫的房地产企业们而言,比信心更重要的是:
黄金。
12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时有12个字特别引人关注。
这12字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最后4个字:
先立后破
这个提法是今年首次,而且是在年终政治局会议上作为12字的最后四字,往往越重要的内容越要放后面:
“先立后破” 也就是说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不能搞一刀切,要留足过渡期,老动能得维持住,给新动能的形成留出时间,等新动能形成后再逐步替代老动能 这也意味着地方债,地产的风险得妥善化解,不能任其持续扩大而诱发系统性风险,稳的总基调上,24年是化解风险之年。
而这或开启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房地产行业复苏的转折。
南湖麗景
在售